有些热闹,看着看着就哭了
飘飘说的是最近黄磊的热播剧,《小欢喜》。
在diss了小陶虹的“私生饭式”育儿,吐槽了《小欢喜》一点都不欢喜之后。
大家伙又开始盘算起了剧中人物的财产。
结果算来算去发现,剧里的三户人家,个个“非富即贵”。
当即豆大的泪水就掉下来。
今天飘飘就当一回“仇富”邻居,带大家盘算盘算《小欢喜》里,三户人家的家产。
最穷的一家:方圆童文洁
方圆(黄磊 饰)童文洁(海清 饰)一家。
方圆失业前,是法务经理,童文洁是财务总监,一月开销小5万。
妥妥的北京户口。
不动产,一户接近200平的房子。
剧中给出的是6万块一平,保守估计怎么也得值个一千来万。
家里七七八八的存款,算起来有92万。
完事为了孩子高考,还每月一万二(熟人价)在学区内租房,大房子空着。
为他们哭了半天的飘飘发现,我不配。
最有“权”的一家:季杨杨家
季父是北京区领导,季母是天文馆馆长,属于“高干子弟”。
但有钱的,还是他舅舅。
法拉利让季杨杨开着玩,小外甥牛逼轰轰地开到学校,还让同学划了一道口子。
扒了一扒这辆车叫F8 Tributo,价格嘛,也就小300万吧。
最有钱的一家:宋倩乔卫东
妈妈宋倩是补习班金牌教师,名下五套房,不仅都是学区房,还是“piapiapia”短期内一下子入手的。
海清为民声代言发起了灵魂质问:不是,你哪来那么多钱?
陶虹一脸人生赢家式的云淡风轻:那时候便宜鸭。
为了女儿乔英子补营养,一天要吃一个海参,宋倩自己也吃一个,也就是一天要吃两个海参。
这还没完,乔家还有一个隐形富豪,那就是宋倩的老公乔卫东。
买给英子的玩具,都是小一万的乐高,和天文望远镜这种级别的。
国剧主角的中产化现象
发现没?
这些年国剧的主角,还真越来越“中产化”了。
描写人群,说是都市白领,却鲜少有搭乘地铁公交的镜头。
一出门,基本都是人手一辆车。
相比国剧,日韩剧里就有大量白领搭乘地铁出行的场景。
与其将这看作一个需要去判断对错的问题,飘飘更愿意把它当成一种现象。
它自然发生,且并非毫无因由。
所以,再去看被诟病“不真实”“悬浮”的国产剧。
有些,飘飘依然骂得底气十足。
因为它们的不真实,来自于逻辑的不自洽。
比如拗着普通人设,干着有钱人的事。
可有些剧,飘飘也想zqsg地喊声冤——
主角越来越有钱、都是中产,就是悬浮吗?
不是的。
比如《小欢喜》,老北京出身的三个中产家庭。
生活状态的体面,明明白白。但体面背后的忧虑,也实实在在:
海清黄磊一家,表面住着首都宽敞的学区房,生活开销也不含糊,但这种稳定中透着脆弱,一旦失去工作,碰到意外用钱的时候,就会捉襟见肘。
陶虹家,虽有五套学区房,生活不愁,但对教育孩子的殚精竭虑,也绝非无病呻吟。
原生家庭、亲情的挣扎、现实又残酷的高考,本就是普适性的烦恼,与任何阶层无关。
说白了,不是如今的生活剧悬浮了,只是这真实,不一定是你的真实。
而飘飘以为,只要是真实,就有打动人的能力。
从《欢乐颂》到《都挺好》,我们开始讨论原生家庭;
从《少年派》到《小欢喜》,我们开始关注教育焦虑;
“真实”和“情绪”,只要本身自洽,并不会因为“阶层”,就不互通。